《潮湿》
《船》
《钓》
题记:社会环境应该作为艺术参与的文本。艺术品不再被视为物件或艺术风格史的再现,它是具有行动力、冲击力、反省价值以及讨论的议题。——约瑟•波伊斯
由于我们的现代美术教育起步晚,艺术演进断层多,加上博物馆、画廊艺术品展示机会稀缺,导致艺术院校的学生在面对当代雕塑艺术时,对其语言的表现力的认知与探寻在实践中有很多难以逾越的障碍。从某种程度讲,学生的创作还建立在依赖庞大的图像资源的表象上,其语言面貌难免似曾相识。同时,雕塑教学既有的资源还不能很好的包容传统技术和现代理念,中国的艺术市场与当代艺术多元价值重叠甚少。这常常导致一些最新的观念难以融入课堂,顾此失彼使变革的行动踯躅不前。
其实反过来,只要将雕塑的概念与形式完全打开,让环境进入到敞开的雕塑之中,就能改变所谓的景观雕塑总是由环境对雕塑提出要求的被动状态,而使雕塑成为造型景观的总体——视野中的一切所见。更为重要的是,如此一来,当代艺术关于新观念、新材料的话题的顺利介入就不由分说了。
现阶段,传统教学资源在我们的现代艺术教学中的作用仍然十分强大。因而传承也可以是将雕塑传统语言到现代演绎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剥离出来,再整合到一门新课程里,去扩展雕塑这一概念。其主要内容涉及雕塑专业关于雕塑的形体、空间与环境造型的基本原理和基础训练。通过引导学生对构成中的形体、空间等抽象形式要素的进一步了解和对材料属性的深入认识,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构思方法、制作技巧和新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进入抽象的步履不至于玄虚,使他们更容易在不同节点找到适于自己扩展的语言方式。
如莫里斯?德?索斯马兹所言:“我们关于基础训练的概念要发展,开发个人基于实际而不是基于理论的探究精神,对每个问题坚持追求特殊的解决。我们需要把重点放到关于材料和构成原理进行直觉和分析的工作中去。”(《视觉形态动力学》)在这样的训练中,个人心灵体验和自由探究的能力比问题解决得有涵养更为重要。而淡化各种构成界限的构成方式,以材料为主体的形式和语言的训练,“综合”便是寻求问题“特殊的解决”十分有效的措施。
“综合构成”这个概念下,“综合”的目的并不是去混淆各种构成因素的属性,而是指在观念的驱动下对所有形式要素的选取与配合。“构成”则是包含了我们在雕塑这一概念中除塑造成型之外所有的可能性的一种探索方式。其综合的结果将直接把对抽象形式的分析落实到具体的媒质条件上,同时,唯有针对性的评价才能使学生将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体验充分对接。这些经验无疑有益于学生融会贯通地去理解理论的实践价值。这种在材料中去发现、扩展的形式和以自我感知为基础所形成的个性语言应该是最具艺术表现力的。
在综合构成中学生有可能一开始就会面对离开具象艺术的许多问题。在手足无措的状态下,可以由材料去提供机遇。那种迫切找寻出路的愿望一旦经由材料语汇的发掘和运用,便会产生豁然开朗后获得释放的创作冲动,而几乎所有传统教学的困难自然都会迎刃而解。由此,材料的重要性便得以凸显,其语汇的非常价值就会获得尊重,而形式的属性在真材实料的构筑过程里更容易本质呈现。所有的指导都在形式构成原理的启发、梳理下令学生越来越清晰、明白。综合构成作为雕塑造型基础课,还是一个自由的、充满冒险乐趣的手工劳动过程。在这样的积极状态下,个人的潜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掘。
这样的课程还需要一个大容器,需要一个新专业来承载课程并被课程扩展。借助雕塑专业对形体、空间、材料的新观念以及工程管理的驾驭能力,在当代艺术进入空间环境、融入公众生活的前提下,保持专业教育对世界艺术最新讯息的敏锐反应,注重实验艺术与设计艺术结合的“景观雕塑”专业,是唯一的从一开始就让雕塑敞开来,把环境纳入其中,将水土树草、金木石陶、光影声电等材料拿捏在手中造型的新雕塑专业。是一个能够包容广义雕塑的多种语言形式的试验容器。我们为这个专业设定了两个目标:一是景观的广阔市场前景,二是造型艺术语言的探索。这两个目标可以因艺术家的不同特质而分别展开。
景观雕塑必须注重艺术的公众性,是综合构成课堂上的重要理念。课堂上追求独特答案,而不设标准答案。课堂上,教师只需要维系对话生动、深入地进行,并适时、适当地点化,再由学生的表述引申出透彻和更具高度的专业理论,其观点不应该妨碍学生思考的自由和深度。针对每个同学的作品形式,要求仅以“强”和“弱”为话题组织客观的比较讨论,尽量避免对尚在萌动状态的创作精神的挫伤。每个同学的作品都得到尊重与探讨,每个人的热情和灵感都会得到鼓励和伸张。最终,以所有同学投票的方式来确定每个人的最后实施方案,将公众性意识贯穿于整个课程试验中。
综合构成设置在四年级。其体积、空间与质感的单元训练,实质上是由一、二年级传统写实雕塑开始的,然后再过渡到三年级的变形塑造训练之后才拆解形成的。以下是课程内容进行中的一些状况。
一、体积、空间训练:
拿捏在手中的小泥团,其体积是专注分析形体的作用力与创造新形式的有效对象。比较分析经典雕塑作品中体积的有量、限量、尽量、无量的视觉作用力,感受掌心中的体积感的扩张与收敛,以小见大。从形体出发,却又突破形体的语言方式。
设立体积、空间、材料的分类研究,体验形体结构方式和空间势能的形成,使艺术形式的产生源于积累真实感受的自发。尽管最终成果还是雕塑作品,但却以研究体积、空间等形式来区别于一般的创作,以免受创作思维定势的困扰而不能突破。
由点、线、面基本形式对空间的限定与分割着手去把握空间的构建。线与面是快速建构空间并使之得到生动表现的有效方式。通过这个训练去发现和组织空间的力量。
在所有形体和空间造型中,强弱对比是形成势力的基本因素,由 “势”的聚集和释放才形成对视觉的冲击。而我们贯用的“气势”一词中的“气”则起着稳定和扩大“势”的强度与范围的作用,它保持着张力的持续不断的发生。
正是对比呈现了所有的秩序之美,强化了视觉因素的相互作用。因而,对比的理论在综合构成中才成为一种普遍而富有成效的理论,它使“综合”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令个性语言更加鲜明和有力。
二、质感训练:
观察自然界中各种形态的肌理与质感,分析质感对体积的强化和减弱作用。对肌理可能性的研究,使肌理形态的表现力凸现出来。运用和创造形体的质感与空间的质感,是累积与增强形式语言的表现力的有效手段。
要求全身心投入质感体验,才能做到每个人淋漓尽致的语言传达。同时,对多样性的抉择是个人倾向极致的表现。所谓极致,就是要求对其偶然性的因素加以放大,并清晰地组织其中最有价值的成分,集中视觉优势,造成新的视觉冲击力。
三、视觉印象与记忆(情绪与图像、事件)训练:
记忆、情绪、图像等要素都是我们今天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记忆、梦、瞬间印象等来自内心和脑海深处的残留图像,是最深层的印记。利用构成的语汇,重新唤起一种对客观对象的另感觉和印象。学生根据现有的图像进行再加工处理,将原来图像的意义以更强的视觉力量释放出来。
四、环境体验与地景雕塑
环境本身就提供了自然的语境与媒材。充分的考察、体会,就能与之深情对话和充分表达。以身体感观外部场景中的人文精神、造型环境中的时空感以及在环境中可供分享的、可最大限度地伸展的公共属性。
景观造型以环境为造型素材,它能够持久释放两种能量:首先作为雕塑,它蕴含艺术的上游精神,具有可以跨越任何界限的张力;其次则是作为公众能与之交流的自由空间的凝聚力。
《钓》
江岸、卵石、垂钓者,再就是那段江水。
《河之祭》
江边崖壁上有很多石龛,以前周围的居民用来存放死者的骨灰盒,希望死者能够永远的怀望这条曾流经他们生命的河。在石壁下面的这件作品,诉说的就是生与死。
《浮萍》
枯水期江岸的滩地上,还能见到大片白色地膜覆盖的菜地。作者敏锐地把握住了如浮萍一样短暂的生命形式。
五、材料的综合构成
从材料的形态、功能出发,分析材料的属性与可能性,深入解析材料的语汇。“综合”的意义则在于在观念驱动之下,在材料实施的技术过程中去体验材料与构成的魅力,按需要去搜寻与印证相关知识。从追求成品感的训练中体验创造力带来的各种奇迹。
相应的技术能够满足形式转换、突破材质限制、实现语言扩展。由材料的形和质的关联,去发现新的形式,最终实现语言的转换。
掌握从物质到摹写对象的这种物质形态的转换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目的是要实现语言的转换。即将物质作为纯粹的语言来驾驭,完成一种形到另一种形的转换。摹写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将一种质(质感、质地)引申为另一种质的感受,却是一种诗化语言的过程,使形式意义的抽取与重构在语言本质上逐渐接近抽象的意义。这里所提到的材质语言,不仅指媒质的质地、色彩和温度等可直接表达的、有价值的属性,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材质的生长、形成过程所包含的特殊经历所引起的关注和联想。让学生自由选择有利材料来构成作品,借此探索突破雕塑语言的形式,训练学生在抽象作品创造中的想象力和直觉判断力。
急速变幻的社会和文化形态不断影响当代艺术家的个性并推动独特的表达方式,艺术家们越来越重视有关材料的所有信息。如果不重视材料的背景——由形态、功能等因素对于观念的启示,那么我们就无法去理解诸如杜尚或波伊斯的由现成品和综合材料的作品所提出的艺术问题了。同时,对材料以及材料综合性的关注程度,也必然会影响雕塑家在当下语境中的表达以及遣造词汇的自由度。
(曾岳:四川美院雕塑系副教授,景观雕塑专业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