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陈云
《越战纪念碑》林璎
“公共艺术”由来已久,但对于学院教学而言,却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并受到国内外教学单位和学术机构的广泛关注。2002年中国美术学院率先成立了公共艺术系,开始了公共艺术的本科教学和研究。在基础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公共艺术的多元化特点,合理分配了造型、设计及技术等课程,在五年的科研和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当下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有人认为,公共艺术涉及面广、知识量大,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适合放到课堂上教授。这其实是站在注重技术传授的教学体制的角度上去看的。大学教育除基础教学外,更重要的是思想和内在素质方面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去主动地、有选择地在课内课外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从而使其受益终身。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式。
公共艺术是一门多元交叉的学科,知识涵盖面广,单纯的基础课程从时间和吸引力上都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在教学中大量开设有针对性的创作课程,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同时主动解决问题,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另文介绍)。而在公共艺术创作课程中,首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共艺术创作理念。使学生学会在创作中从作品与外界环境、社会背景以及时代性特征相互关系上进行整体关照。这是影响公共艺术创作成败的重要因素,我把它总结为一种“生长”理念的树立。“生长”是一种基于母体而派生出的与母体一体化的产物,它体现的是一种个体与群体的密切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是多层面的。这种多层面的“生长”理念体现在公共艺术创作的诸多环节上。
一
就作品的存在形式而言,这种“生长”是相对于“安装”和“摆放”的,它体现的是作品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许多不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作者往往过多地或单纯地考虑作品自身的形式语言,而忽略了作品本身与外界环境的紧密关系,甚至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只是把作品硬生生地“摆放”在环境中。这种把作品“放之四海皆准”的做法在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创作中是不可取的。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指出:“艺术家不应该先把作品完全做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体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公共艺术应该追求的是与环境紧密结合的依存关系,是从环境中“生长”出来的。这需要作者首先从外界环境入手,分析朝向、空间、人流、噪声及周边建筑环境的特点,然后以环境为基础,派生出作品的形式。意大利雕塑家翁贝托?波丘尼(Umberto Boccioni)在他的《未来主义雕塑的技术宣言》中指出:“不仅要根据环境来改革雕塑,更重要的是要根据环境意识发展造型性,要围绕这一本质,使造型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1979年4月27日,一群参加越南战争的美国老兵在首都华盛顿成立了一个社团,旨在国家大草坪博物馆、纪念碑群落地带建造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他们提出,这座拟议中的纪念碑要成为美国社会中一个鲜明的形象,不管这座纪念碑最后建造成什么样子,它必须满足四项基本要求:一,纪念碑本身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二,要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三,碑身上篆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名;四,对于越南战争,碑身上不要有一个字的介绍和评价。1980年美国国会批准,在全国公开征集纪念碑设计方案,由8位国际知名艺术家和建筑师担任评委,从来稿中通过投票选出最佳方案。1981年5月1日,在1421件作品中,年仅21岁的华裔设计师林璎的设计成为首选。
这是一件与环境完美结合的艺术作品。说它是碑,其实是在地下,整个碑体上部贴着地面,下部逐渐向下延伸,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或者说倒下的“V”形,纪念碑黑色的岩石上刻着5万多在越战中战死者的姓名。作品没有象以往的纪念碑那样高耸和突兀,而是嵌入宪法公园的草坪中,和大地融为一体,与周遭环境十分协调。这件作品在2007年还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学会颁发的“25年奖” (Twenty-fiveYearAward)。该项奖表彰了林璎设计的这座将主题与环境完美结合,优雅又具冲击力的纪念碑,可见其魅力经久不衰。
林璎设计的越战纪念碑
不过,林璎的设计在当时还是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虽然艺术界和新闻界对她的作品赞许有加,但反对者认为这件作品不是一座纪念碑,不像阿灵顿国家公墓里硫磺岛升旗雕塑那样反映传统军队形象。内政部长华特还曾经出面,下令在“V”字的中间,放一座雕像并悬挂一面美国国旗。设计者面临种种压力仍不妥协,甚至要求撤回方案,因为她觉得如此的篡改,破坏了原设计的精神。在其坚持下,插国旗之举被取消,三位越战军人的雕像也被移往纪念碑的侧面,作品才得以保持现在的面貌。但这并不是单凭作者本人的坚持就能做到的,而是这件作品与环境融合的手法得到了大众审美意志的广泛认同使然。
在教学中,对“生长”理念的掌握,使学生的作品面貌独具特色。02级学生陈云的作品《TIME》,将整个下沉式休闲广场设计成一个时钟,时针和分针演化成两层同心自转的圆盘,指针为广场上几块大小不一的观赏石,广场周围的坐椅上刻有时间符号。人们进入广场,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广场是在缓慢地转动,就象时间在不经意间悄然的流逝,这也正是作者所要传达的主题。整件作品与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与置身其中的观众融为一体。
陈云 《TIME》
二
公共艺术的创作活动,在与所属地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相互关系上也应体现这种“生长”理念,这一点在传统意义上的各种空间艺术创作中也同样是被列为首要因素的。但让我们悲观的是目前国内公共艺术的现状,多数作品与地域文化及地方特色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出现复制、雷同以及批量生产,被人戏称为“全国粮票”的现象。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认为:“中国600多个城市已基本失去了个性,文脉模糊,记忆依稀,历史遗存支离破碎,文化符号完全空白。我们不能光说政府官员,不能光说开发商,因为我们的建筑师也无能。”①那么艺术家在其中又充当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每座城市都有各自的历史文化积淀,从而展现出不同的城市表情,创作者应该充分发掘和体会它们的不同个性,从中选择符合其潜在底蕴的切入点,使公共艺术作品成为一个在真实的文化环境和生活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创造物,这是一种对地域精神的体现和提升。
许多雕塑家创作的优秀作品成为了某个城市的象征,如潘鹤先生为广东深圳创作的《拓荒牛》,看到这件作品就可以联想到这座城市,感受这座城市的发展史以及其特有的城市精神。
在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领域也不乏这样的作品,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公共艺术改造就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12月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发展起来的德国鲁尔钢铁重工业基地,竟然跻身于那些代表着各个国家、地区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名胜古迹之中。这可谓是一处极其特殊的世界文化遗产。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许多过去作为经济支柱的工业基地不再辉煌,德国最大的传统重工业区——鲁尔工业区正是遭受了如此的命运。然而,鲁尔区的兴衰联结着几代人的生活,也印刻着人类技术进程中最重要的一页。因此,德国人将这里大片的产业基地保存了下来,历经十余年的改造振兴,这个破败的大型工业区神奇地转变成了全新概念的现代生活空间。德国对这一工业区的保护,堪称保护工业遗产、复兴工业文化的最成功范例。通过产业转型,五座大型公园出现在鲁尔工业区,旧工厂改造成了展览馆,起重架的高墙和煤渣堆被改造成攀岩训练场,旧的炼钢厂冷却池变成潜水训练基地。一座高100多米、宽60多米,曾是世界第二大的废瓦斯槽被改造成富有太空意境的展览馆,当年的工人当起了导游。这样,环境问题解决了,就业问题解决了,工业文物得到了保护和再生,鲁尔这个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出青春。
对鲁尔区进行改造的是一个叫“IBA”的组织,他们提出的改造宗旨是:“延续区域本身固有的历史精神并指出新视野方向。令外来者尽可能快速地了解这块再生土地的歷史。也利用建筑和使用者间的对话,来唤起过去轨迹的记忆。将原有的环境、历史元素,转化成对新空间的定义,顺而提升生态和文化的品质。”在公共艺术作品的配置上,除有些是表现工人生活、工作场景的雕塑外,都是利用原有工业废弃物堆砌成的形态、大小各异的现成品艺术。整个鲁尔区的公共艺术改造把该地区逝去的工业文明提升到了艺术的层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
“生长”理念还体现在与当下时代特征的相互关系上,这是一种时空关系。我们应将公共艺术放在整个人类的广阔空间中作全面的审视,使其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成为一种具有时代性标志的符号。这种时代性标志的体现,除造型特征外,就是艺术的物质基础---媒材。媒材运用的历史由于社会科技发展的影响而尤具时代性,就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机动艺术一样。当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公共艺术的媒介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智能技术使作品与公众产生更直接的互动,我们也得以通过数字手段精确控制诸如水、光、声音乃至气味等一些“非固体媒介”②,以它们特有的动态魅力和强烈的时代气息,融入公共艺术创作的表现语言。这也是当下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时代性体现。
我所主持的公共艺术“智能景观”实验室就是根据这种时代性需求组建起来的。实验室主要是对现代科技已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系统地调查、分析、试验,为将其及时应用到公共艺术设计和创作中提供一个教学研究的平台,使科技与艺术紧密结合,让公共艺术教学和创作进入一个极具时代性的探索领域。实验室开设的课程重视启发性教育,突出了时代性技术的应用探究,改变知识是“绝对真理”的传授方式,引导学生在将科学探究和艺术创作相结合的过程中自主地建构新的知识,从而变原来的接受性学习”为“自主性学习”。 通过实验室的教学,学生对公共艺术创作与当下时代特征的相互关系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体会,也使他们的创作更具鲜明特征。学生李亚辉的作品《别让声音走远》,综合运用了水循环和导音技术制作了一个景观装置方案。采用透明材料制作的装置,使河水在空中流淌并发出潺潺的水声。通过结构的变化,使水流在不同的位置发出不同的声音,再经过导音系统把多种水流声传到装置上相应位置悬挂的听筒中,让受众在聆听中去体验那美妙声音带来的清新感受,或者唤起那童年的无忧记忆。作品采用多种现代技术语言,与公众产生互动,把生活在当代喧嚣都市中感知迷失的人们,带入一种久违的诗意空间,其作品的当代性在多重层面得到综合体现。
李亚辉 《别让声音走远》
综上所述,“生长”理念涉及公共艺术创作的诸多重要环节,也是公共艺术之公共性的本质体现。在教学中引导树立“生长”的创作理念,有助于学生掌握公共艺术的创作要素和本质方向,同时也能够使其了解自身不足,激发学习欲望,增强学习主动性。这也体现了公共艺术教学的宗旨:培养具有人文主义情怀的和较高综合素质、较好社会沟通能力的,能够掌握或了解多学科知识、多种现代科技手段且富有当代审美意识的,具有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断关注新现象、思考新问题的全面人才。
注:
①冯骥才《今天的矛头对准建筑师》——《建筑与文化》2006年第一期
②郑靖《数字时代下的非固体媒介--关于公共艺术中媒材运用的思考》——《雕塑》杂志2006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