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咖啡杯》让·皮埃尔·莱纳德(法)
《最后的采购》唐大吾(新加坡)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的公共艺术是在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借鉴西方的艺术理念和设计方式,结合本国的国情和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起来的,他们不仅不排斥外来的先进思想和先进技术,而且能够在吸纳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融会。我们研究公共艺术在日本的发展道路,不得不提到两个堪称经典的设计实例:东京“FARET立川”公共艺术工程和东京新宿“I-LAND”公共艺术工程。
一、东京“FARET立川”公共艺术工程
1、东京卫星城市――立川概况
立川市(Tachikawa)位于东京都三多摩区境内,多摩川中游左岸的武藏野台地上,属东京众多大型卫星城市之一。城市总面积为24.38平方公里,人口约17万。1893年神奈川县改由东京府管辖,1922年日本军国主义在立川设立了陆军飞行第5联队的军用机场,商业、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1945年日本战败后立川机场由美军接管变为空军基地。朝鲜战争中这里成为美军出击的据点,立川也因此出名。1977年美军将空军基地转移至横田,立川基地交还给日本。昔日的空军基地被分为陆上自卫队驻屯地、昭和纪念公园和广域防灾基地三部分。1994年在立川基地原址的一部分上建立了“FARET立川”区。
“FARET立川”占地面积5.9公顷。1982年委托都市整备公团东京支社作为商业和办公用地纳入大规模都市开发项目中,定位为“城市商业核心工程”。采取城市更新再开发的方式,于1994年10月竣工。项目的用途包括办公楼、宾馆、大型百货公司、电影院、图书馆等11栋建筑物组成的7个街区,开发经费高达30亿美元。在这里的上班族约1万人,游客每天超过3万,可提供约1000个停车位。就是这样一座仅有7个街区的“小城”,公共艺术的多样化却十分引人注目。“FARET立川”的公共艺术项目,同样依靠城市再发展的投资,与城市建设同步。项目吸引了36个国家、92名艺术家共同参与公共艺术创作。大到饭店门口的艺术造景,小至水龙头、消防箱、公共坐椅、地面铺装、通风口,都经艺术家重新打造。结果小小的立川市竟拥有了109件公共艺术品,使之成为全日本公共艺术最密集、也最融入市民生活场域的美妙市镇。
2、“FARET立川”公共艺术策划
我们研究“FARET立川”公共艺术时,不得不提到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日本的国际知名艺术策展人:北川弗拉姆 (kitgawa fram)。他1946年生于日本新泻县,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系,是艺术前线画廊(Art Front Gallery)总监。1977年起,他在日本推行国际前卫艺术,策划的展览与活动有着广泛的民间影响。北川参与的主要公共艺术项目包括“FARET立川”公共艺术总体规划、京都火车站公告板项目、札幌圆顶体育馆艺术计划和钏路市民中心艺术计划等。他的工作广泛涉及到出版、音乐制作、策展、城市公共艺术指导、建筑与市镇规划以及艺术评论等多个领域。
在1991年12月召开的“FARET立川”公共艺术策划人公开投标竞标会上, 北川提出了关于立川公共艺术工程三个方面的构想:(1)反映20世纪艺术多元化的特点。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交流日益增多,相互间的依赖越来越强,反应在文化上就是多元化和共生性,为此,须尽可能地邀请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民族的艺术家参加创作。(2)建筑功能的艺术化。把建筑设备、公共设施(通风口、车道、铺装等)加以艺术处理,美化城市环境,使其更具有人情味并具有精神上的象征意义,以改变建筑设备、公共设施给人们的刻板、冷漠的印象。(3)城市环境的艺术化。使艺术走向生活,深入大众,把艺术家的作品从博物馆、工作室中请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来,让人们参与艺术,从而使艺术在城市生活中被赋予新的意义。1992年3月北川弗拉姆以这个独特构想击败了其他4位竞争对手,成功当选为“FARET立川”公共艺术总体策划人。
夺标之后的北川远赴欧洲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工作,他最大的感受即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正在形成,艺术家的创作领域也因此更加广阔”。随即,立川公共艺术的策划便向着“映照世界的城镇”这一目标展开了。由于“FARET立川”附近有广域防灾基地、飞机场,所以建筑物有高度53米,单体建筑容积100立方米的限制。高密度的建筑群使人产生压迫感,在这样的条件里设置公共艺术,唯有有效地利用道路、建筑物附属设备,对这些公共设施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才能确保100个以上的公共艺术作品拥有足够的空间得以展示。基于这个原因北川做出了下列规划:
(1)对有负面形象的公共设施,如垃圾焚化炉,一律予以美化。
(2)将现有的公共设施,如地面、建筑外立面、排气孔、地下排水井盖、消防栓、停车标识等有效利用,使他们在实用之余也有艺术价值。
(3)利用广告板隐藏混乱的城市内面。
(4)美化建筑的各连接点,如入口、楼梯口等。
(5)利用公共艺术活化新旧建筑。
(6)美化混乱的汽车与自行车停放处。
经过勘测,就已规划出来的空间考虑了具体位置之后,北川先后6次出国拜访艺术家,说明构想并邀请艺术家赴立川市考察、选择创作环境。他在选择艺术家时本着以下4项原则:
(1)以国际化、多元化的取向来反映未来城市的国际性;
(2)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作品;
(3)提倡作品反映出个人文化背景;
(4)拥有国际声誉,或在日本艺坛得到承认,具备未来发展潜力者。
3、“FARET立川”公共艺术工程的实施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北川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并得到了1000万美元的公共艺术专项经费,这是“FARET立川”公共艺术工程在两年内得以完成的根本保障。公共艺术策划人北川所具备的推动艺术市场,整合各种资源的综合才能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得以充分展现。
北川为了能够更多地接触不同国家、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曾6次出国寻找、探访、征集创意。在利用公共艺术专项经费方面,北川运用了作品设计与施工分离的方式确保了有限的资金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数量巨大的作品开销。他的方法是直接与艺术家对话,争取艺术家认可“FARET立川”公共艺术的构想,并通过交涉只购买艺术家的创意设计,然后拿到日本来制作并请艺术家监理自己的作品。这个方法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增加了作品的数量。北川还尽最大努力协助艺术家解决材料、制作、防火防震等相关问题。并在工作地点建立了工厂,为艺术家提供技术支持。
策划人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表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说服并引领主办当局认同艺术家的设计,达成共识,提高公众对公共艺术的认识和品味能力。经过无数次激烈的辩论、磋商,最终确定了来自36个国家92位艺术家的109件作品。
4、成就与影响
1994年10月“FARET立川”公共艺术工程竣工了。109件艺术作品使这个位于东京西郊曾经没有“观光景点”的小市镇变得异常耀眼。作品自然和谐地融化于这个地区的现实生活环境之中,不画地为牢,不破坏现实环境,有的作品利用建筑物的一角,有的利用停车场出口处的一根柱子,有的利用建筑物的排气口,有的就建立在地面上……它们都巧妙地“隐藏”在现实环境之中。于是,游客会在路边停车位突然看见一辆截了一半缩小了空间的汽车雕塑;会在行人道上某张休息椅旁发现有个像是正打盹的女孩塑像;会在百货公司停车场入口处看到一辆脚踏车被放在玻璃箱中高高架起;而当你从购物大楼出来走下天桥时,又会赫然发现新加坡艺术家唐大伍的作品《最后的购物》,那是一件由不锈钢制成的高3.7米的藤编购物筐,既是作品也是地下室的通风口。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公共艺术赋予生活的无限魅力,艺术品随时随地地挑战着人们的感官,立川真正成为了不折不扣由艺术家创造的城市。
“FARET立川”公共艺术实现了公共艺术与城市实际功能的结合,它的兴建是为了满足“人”的主体意识与主体精神,是城市人文精神的产物。它的存在为大众生活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实现了公共文化的价值,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这种舒适,实际上也就是“人”本身与大环境的协调、共生与和谐。这个计划获得1994年度的“日本都市计划学会设计计划奖” 开幕式当天,原来乘客寥寥无几的立川火车站被挤得水泄不通。现在,“FARET立川”已被列入了东京人最喜欢居住的社区之一。
二、东京新宿“I-LAND”公共艺术工程
1、东京新宿“I-LAND”公共艺术工程概况
新宿“I-LAND”公共艺术区位于东京都新宿区西新宿六丁目。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原为容纳300多户木质结构房屋的住宅区,1960年这里作为“首都圈整治计划”的一部分划入新宿副都心的区域规划。20世纪80年代初,都市整备公团说服居民将土地转让给政府。1995年1月包括写字楼、住宅、学校、商场、广场在内的复合建筑群相继竣工。主体建筑由48层大厦、18层大厦、20层大厦组成,由建筑师六鹿正治设计并主持建造。其中的公共艺术从一开始就被列为整个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建筑、环境同步设计。
六鹿正治在构思建筑造型时,便考虑到邀请一位经验丰富的艺术策划人作为合作伙伴,负责公共艺术的设置。经友人介绍邀请了著名美术评论家、日本的国际知名艺术策展人南条史生(Fumio Nanjo),作为新宿I-LAND公共艺术工程的总策划人。
两人在最初的概念设定阶段,曾就各方面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暂定出6个关键词:“都市性”、“清爽”、“积极”、“暖和”、“洗练”、“光辉耀眼”。这些关键词表现出一种“舒适环境”的概念,并且明确了实施的方向。南条史生的另一项主张就是“品格”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对此,他在文章中写到:“艺术有时以暴露、暴力形式展现,有时看起来只是垃圾,有时看起来猥琐,但是这些表现形式当中仍有有品与无品之区隔。我认为这项企画当中,如果能够展现某种品格,就称得上完美;而且能成为对现代日本社会存在方式的一种批判。”(《艺术与城市》59页 作者:南条史生《田园城市》【台湾】2004年5月第一版)对于公共艺术的功能则期待它成为I-LAND地区的地标,作品将在拥有大规模的尺寸和显眼的色彩的同时要具备明确的标示性功能。南条史生在把执行办法与职权厘定好后,便在公共艺术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四项原则:
(1)必须在世界范围内挑选一流的艺术家来进行创作。
(2)必须充分考虑到作品与空间之间的统合。
(3)所有作品必须明确这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4)作为首都中心地区设置的艺术品,必须以健康、积极的形象示人。
2、艺术家的选择
日本艺术家方面,以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大展两次以上、且受到好评者为考虑对象。国外艺术家则选择在战后重要艺术运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最终选择了以下十位艺术家。
日本:长泽英俊(Hidetoshi Nagasawa)、西川胜人(Masato Nishikawa)。
意大利:路齐亚诺·法布罗(Luciano Fabro)、吉里欧·帕欧里尼(Giulio Paolini)、吉赛帕·帕诺内(Giuseppe Penone)、吉尔伯托·佐里欧(Gilberto Zorio)。
美国:罗伯特·印第安那(Robert Indiana)、索尔·里维特(Sol Lewitt)、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
法国: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
其中8位海外艺术家皆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艺术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罗伯特·印第安那和罗伊·利希滕斯坦从事美国“波普艺术”创作;索尔·里维特是“极少主义”艺术家。路齐亚诺·法布罗、吉里欧·帕欧里尼、吉赛帕·帕诺内、吉尔伯托·佐里欧属意大利“贫穷艺术”艺术家。丹尼尔·布伦则是当代国际“观念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日本艺术家西川胜人的作品深受包豪斯与极少主义艺术理论影响;长泽英俊推崇贫穷艺术的创作理念,并在作品中体现出相近性。
3、作品与空间的统合
在“I-LAND”公共艺术中,作品与空间的统合是一个重要特色。在日本,公共艺术作品不计其数,但多半不能与空间、环境产生真正恰当的联系。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作品被随便购买后放置于空间中,它们的存在方式常被称为“道具艺术”(prop art),它们更多的是在强调外表美观与建筑装饰功能。所以优秀的公共艺术必须能与空间“脉络”进行对话。这里所说的脉络可分为两类,一是空间拥有的历史和文化脉络;二是空间的形态、色彩、功能及建筑特征。由于西新宿东部曾经仅是300户居民的住宅区,历史文化背景薄弱,于是便更多的从空间形态和建筑特征角度切入。
4、策划整体概念与作品个体创作理念
新宿I-LAND地区呈三角状,三个顶点场所设置的作品以色彩鲜艳为主,体现作品的地标性功能。中央地区皆以单色系、造型简约类作品为主,与建筑形态、色彩形成和谐统一的氛围,也迎合了现代人高节奏生活所追求的“简”、“精”、“快捷”的心理特点。
具体来说,将印第安那作品《LOVE》设置在面对新宿火车站的入口方向,这件作品是根据作者在1962年发表的绘画作品发展而成的。在灰色调的建筑群中,作品的大面积红色格外引人注目,它成为这个区域的标志性作品。利希滕斯坦的《东京的笔触》分为两部分设置在青梅街的人行道上,作品通过立体的形象表现画笔的运动痕迹。这样的造型使得作品具有多种理解的可能性,流畅的线条与缤纷的色彩软化了城市空间,使街头增添了几分活力。面对都厅大厦入口处的是丹尼尔·布伦的作品《从一个场所向其他场所――从一个素材向其他素材――向内以及向外的通路》,作品以建筑为“画布”,在建筑前设置了一排石柱,其表面是从六十年代以来,作者一贯采用的宽8.7cm的白色与赭石色的竖带交替条纹,这种条纹和建筑表面延伸出来的放射状条纹相连。作者通过这种语言在与建筑造型进行对话的同时,把建筑本身也转化为了自己的作品。
设置在区域中央的作品多半为大理石、花岗岩打制而成,以灰白色调为主。旅意日本艺术家长泽英俊的《北斗星》以7块白色大理石设于水池中,造型简洁,构思含蓄。大理石的位置和角度都作了精心设计,使人在移动中感受其中微妙的变化。帕欧里尼创作的《万花镜》位于下沉广场前的台阶上,两根古典大理石柱一正一反左右竖立,柱基表面铺装镜面不锈钢用来反射天空。路齐亚诺·法布罗的《脚步》如同“天书”从天而降,在略有倾斜的大理石表面以铅镶嵌着意大利诗词。吉赛帕·潘农的《指》设于休息广场的水池中,在长2.27米的大理石中嵌入一块大玻璃体现手指的特征。玻璃采用法国工艺制作,大理石采自意大利卡拉拉。作者以手指的形象与石材暗示人与自然的力量,作品给人以宁静、简洁的印象。吉尔伯托·佐里欧的铸铜镶嵌于地面的五角星形作品《东京之星》,表现了一颗陨落的行星仍在释放着能量,这些能量以五角星的延伸线形式表现,并且链接起周围建筑物的轴心线。
这些作品都以基层为浓灰色的大厦为背景,成功地凸现出白色光芒。面貌以抽象为主,其概念几乎都与天、地、星空、日月这些永恒的主题相关。允许丰富多样的阐释,不易使人倦腻,并且易于应对时代变化,所以此 类作品也最为适合公共艺术的表达。
5、成就与影响
新宿I-LAND公共艺术工程竣工后,在日本掀起数度高潮。其运作过程及艺术家水准都堪称一流。最引人注目的有以下两点:(1)作为一个长期的、大型的开发项目,公共艺术与建筑、环境、照明、标识等设计同时进行,使艺术家能与各方面专家共同协商,在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艺术家能更有效地把握环境空间的含义,从而与区域整体环境相协调。(2)从世界范围内挑选艺术家进行创作,异国文化在这里不是过客,而是介入了市民的生活,应该说是一次有价值的尝试。东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多种文化在这里交织。文化的多元,异文化的共存,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韩文华:中央美院雕塑系2007届硕士)
|